(1) 品種:西洋南瓜因果形適中、品質(zhì)優(yōu)良,近年來發(fā)展鉸快口西洋南瓜大多為早熟品種,且適應性廣,抗病性強。主要品種有:赤栗、東升、板栗青、板栗紅、迷你、錦栗等。
(2) 育苗:溫室大棚早熟栽培西洋南瓜采用加溫營養(yǎng)缽育苗技術,適宜的育苗期為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適宜的壯苗標準為:子葉肥大,具3一4片真葉,葉片平展,葉色綠,株高15厘米,莖粗0.4一0.5厘米,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日歷苗齡40天左右。
(3) 定植:定植前1個月扣好棚膜,翻曬土壤。每畝施足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復合肥30千克,與土壤充分混合。作畦規(guī)格根據(jù)種植方式而確定。水平式爬地栽培時在6米寬大棚內(nèi)作南北向畦2條,中間為畦溝口凈畦寬2.5米、高15一20厘米,畦溝寬50厘米。上架栽培時作南北向畦3條、凈畦寬1米、畦高115一20厘米。畦面平整后均需覆蓋地膜。定植時間在3月上旬為宜,水平式爬地栽培時以株距40厘米定植畦面的一側或中間。上架栽培采用單蔓整枝時,在1米寬畦面雙行定植,株距50一60厘米,雙蔓整枝時以雙行定植,株距1米。定植時以二片子葉離畦面1厘米左右淺栽,并澆足定根水,后覆蓋小棚。
(4) 定植后的管理:以前期大棚內(nèi)增溫保濕促發(fā)棵,中期控制肥水防徒長,后期適時追肥促膨果為原則。做好整枝理蔓,人工輔助授粉和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5) 授粉與疏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西洋南瓜,因在短日照條件下育苗,定植后第一雌花節(jié)位較低,但果形小應及早去除。一般對12節(jié)以下的雌花都需及早去除。對12節(jié)以上雌花在開放后,于每天早晨8時前后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后每隔3—5節(jié)保留一雌花,待瓜長至直徑有8厘米大小時,進行疏果,每蔓保留一只果形周正美觀的瓜口采摘下的嫩瓜可作為新鮮蔬菜供應上市。上架栽培時,在果實長至8—10厘米大小時需進行吊瓜,防止果實掉落或折斷莖蔓,吊瓜時用塑料繩系住瓜柄,吊在竹架上即可。
(6) 適時采收:西洋南瓜從開花到采收老熟瓜需40一50天,一般在20—25天時果實膨大期已結束,作為嫩瓜已可采收。但消費者都以食用品質(zhì)優(yōu)良的老熟瓜為主口西洋南瓜成熟時果柄呈木質(zhì)化,果形、果皮完全呈現(xiàn)本品種特征,果肉致密、粉質(zhì),此時才適宜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