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田七,這是山芹,這是紫葉生菜,這是苦菊……”近日,筆者來到桓臺縣起鳳鎮(zhèn)民兵蔬菜種植戶周樹國的種植大棚里,大棚主人周樹國指著一畦畦的蔬菜一一筆記者介紹。在周樹國的介紹下,筆者了解到,他的大棚里種植的不是西紅柿、黃瓜等菜,而是一些長勢喜人的稀有蔬菜。 多年來,周樹國一直種植旱藕,去年他在人武部舉辦的培訓(xùn)辦里得知稀有蔬菜在大城市需求量更大、利潤更高,于是投資建起了種植大棚,精心培育稀有蔬菜。周樹國說,稀有蔬菜生長周期短、種植成本低且賣價高。種植過程中,不打農(nóng)藥,不用化肥,只用雞糞和豬糞,使這些稀有菜同時具備了營養(yǎng)和綠色的要求,很受高檔酒店和飯店歡迎,銷路一直看好。
“去年開始種植,今年開始見到經(jīng)濟效益了。比如這個種植田七的大棚,一個棚的成本費在2萬元錢左右,這一個棚能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貎糍?萬元錢。”周樹國告訴記者,他現(xiàn)在的10個大棚、5個小拱棚,專門種植“稀罕菜”,成為當(dāng)?shù)厥卟耸袌錾系膿屖重洠丝h城及周邊的許多賓館、酒店提前上門訂購。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