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間差
利用溫室的有效空間和溫室的立柱,進(jìn)行高矮作物、蔓性作物的配套生產(chǎn),主要方式有:黃瓜隔畦套種芹菜;黃瓜隔畦育菜苗;主栽西葫蘆,溫室立柱下埯種豇豆;大架番茄套種小白菜、油菜;溫室內(nèi)搭設(shè)2-3層架床,從事蒜苗立體生產(chǎn)。
二、時間差
利用溫室主栽品種定植前或收獲后的空閑,搶種一茬速生菜,主要方式有:早春定植茄子前,搶種一茬水蘿卜;溫室春季黃瓜拉秧后,在秋茬未定植前搶栽一茬倒畦蔥;春季黃瓜定植前,搶種一茬油菜;早春定植青椒前,搶種一茬小白菜。
三、品種差
利用早熟品種與中、晚熟品種配套生產(chǎn)。生產(chǎn)方式以番茄為例,主栽品種L402,配套品種為齊研矮粉。隔行定植,實(shí)行主副行栽培。副行品種適當(dāng)密植,留兩層果,成熟后拔掉。矮秧早熟搶早上市,高秧晚熟保中后期產(chǎn)量,二者形成互補(bǔ)效應(yīng)。
四、溫度差
利用喜溫與喜冷涼蔬菜品種進(jìn)行配套生產(chǎn)(溫室的前部空間小、溫度低是利用的難點(diǎn)),主要方式有:溫室的前部每壟栽植1株西葫蘆,中后部主栽黃瓜;溫室的前部每壟種植2-3埯矮生蕓豆,中后部栽茄子;溫室的前部撤播香菜,小白菜、油菜、水蘿卜,中后部栽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