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民辛苦一年,種出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姜塊,我們現(xiàn)在就來解析一下大姜得腐爛病的癥狀及防治方法:
癥狀:又稱姜枯萎病,爛根病,主要危害地下塊莖、根部,塊莖變褐,從外表皮向內腐爛,根部壞死,地上部植株心葉干枯,整株呈枯萎狀。該病與細菌性姜瘟外觀癥狀易混淆,兩病區(qū)分為:姜瘟病塊莖多呈半透明水漬狀,擠壓患部溢出乳白色菌膿,鏡檢則見大量細菌涌出,細菌性姜瘟一般從姜塊內部往外部腐爛,姜枯萎病塊變褐而不帶水漬狀半透明,擠壓患部雖滲出青液但不呈乳白色渾濁狀,姜塊腐爛一般從外向里爛,鏡檢病部可見菌絲或孢子,保濕后患部多長出黃白色菌絲;挖檢塊莖表面有菌絲體!
病原:包括尖鐮胞菌和茄病鐮孢,屬結群霉,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均可產(chǎn)生大型和小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無色,單孢或雙孢,卵形至腎形。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兩菌均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帶菌的肥料、姜種塊和病土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病部產(chǎn)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傳染。植地連作、低洼排水不良或土質過于粘重,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
1、 選用抗病品種,耐澇品種。
2、 常發(fā)地或重病地宜實行輪作,有條件最好實行水旱輪作!
3、 選高燥地塊或高廂深溝種植!
4、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
5、 注意田間衛(wèi)生,及時收集病殘株燒掉。
6、常發(fā)病地塊在種植前注意精選姜種塊,并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浸姜種塊1-2小時,撈起晾干下種!
7 、發(fā)病初期于病穴及其四周灌40%施納寧(代森銨)300倍液,20%絡氨銅鋅水劑600倍液,7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300
一4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1-2次,以控制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