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山藥種植前的準(zhǔn)備
加工塑料套管 選用內(nèi)徑6~7厘米的硬塑料管,用手鋸鋸成長1米的小段,并縱剖一刀,將管分為兩半,然后在塑料管的一端距端口20厘米處向端口斜切,將端口切成馬蹄形。再從塑料管的另一端至中間部位,用手鉆或電鉆打孔,孔徑為1厘米,間距3厘米,每排打6個孔,共打4排。加工成的塑料套管可以使用6~8年。
挖溝埋套管 一般在4月份挖山藥溝,溝寬30~40厘米、深50~60厘米、間距60厘米。挖時要分層取土,以便回填。填平溝底,將塑料套管按30厘米間距均勻擺放,使切口一端向上,再回填土層15厘米厚,邊踏實,邊把塑料套管按60度的傾斜度排成一排,上端平齊。然后再回填土層10~15厘米,踏實后填入一半熟土,注意不要踩踏,之后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有機(jī)肥4000公斤,把施入的有機(jī)肥和土混勻后,再用熟土把山藥溝填平。
整畦做標(biāo)記 每2行山藥做一個平畦,畦寬1.4~1.5米。做畦前,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有機(jī)肥2000公斤,深翻后整平畦面。在畦的兩端、塑料套管的行線上作標(biāo)記,以便播種時查找塑料套管。
種薯制備
首先用山藥豆制備一次種薯,然后連續(xù)3年用山藥段作為種薯,可以有效防止山藥種薯的退化。使用秋季收獲的山藥豆,按株距3厘米播種,翌年秋天可收獲20~30厘米長的山藥塊莖,用整個塊莖作種薯。山藥段是在收獲山藥時從塊莖上截取的上端有芽的部分,長20厘米,重50克左右。播前曬晾,使傷口愈合,然后層積存放,存放時要注意防凍。
適期播種
選種 山藥豆制備的種薯要色澤鮮艷、頂芽飽滿、塊莖粗壯、瘤稀、根少、無病蟲害、不腐爛、未受凍,重150克左右。用山藥段播種的要求其直徑在3厘米上截取的上端有芽的部分,長20厘米,重50克左右。播前曬晾,使傷口愈合,然后層積存放,存放時要注意防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