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土地限制,壽光、青州等地菜農(nóng)到其他地方包地建棚種菜的越來越多,有的菜農(nóng)取得很好的收益,而有些菜農(nóng)在外包了地、建了棚卻種不出菜來,原因在哪里呢?本報特聘專家丁光國老師特別提醒在外包地的菜農(nóng),包地種菜之前必須先對當?shù)氐牡叵滤患皾驳赜盟M行檢測。
丁老師告訴我們:“一般來說,如果當?shù)氐叵滤痪嚯x地面3米左右,則這樣的地區(qū)只能適合建拱棚或者建地上棚種菜,而不能采用下挖的方式建棚種菜;如果當?shù)氐牡叵滤痪嚯x地面5米左右,菜農(nóng)才能將土地下挖建棚種菜,但下挖深度0.5米左右即可,不可再深。原因在于如果菜農(nóng)種植蔬菜的耕作層與地下水距離較近,如果距離不足3米,那么地下水中的鹽分就能通過土壤毛細管上升到上部的耕作層中,從而導致耕作層含鹽量逐漸升高,影響到大棚蔬菜的生長,嚴重時就會導致蔬菜絕產(chǎn)!
而對于澆地用水的要求,丁老師告訴我們說:“作為露地蔬菜灌溉用水,要求水中的鹽分含量小于1000mg/L;水的電導率(電導率越高,說明水中的電解質(zhì)越高,越不利于蔬菜的生長)應小于0.25ms/cm,即使在土壤具有淋洗的條件,灌溉用水的電導率也不能高于0.75ms/cm。水的PH值要求在5.5-8.5之間;氯離子含量不高于300mg/L,鈉離子不高于200mg/L。如果水質(zhì)達不到這樣的要求,水源也就不能用作灌溉用水,菜農(nóng)不宜包地建棚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