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日光溫室大棚生產(chǎn)青蒜苗,技術(shù)簡單,容易操作?衫煤笃孪、邊角地帶及上下茬的空閑時間進行,提高溫室土地利用率。它生產(chǎn)周期短,栽一薦收兩次僅需40~45天。經(jīng)濟效益突出,一分地一茬可凈收入600~800元。
品種。秋冬茬生產(chǎn)要選用早熟品種,如蒼山糙蒜、永年白蒜等。春節(jié)過后生產(chǎn)蒜苗要選用中晚熟品種,蒜頭要大,直徑一般在4~5厘米,大小均勻一致,這樣出苗齊、產(chǎn)量高。
蒜種處理。把蒜頭從蒜辮上貼脖剪下,蒜須剪掉,拔掉老梗。用45℃溫水先泡2~3小時,任其降溫或者直接用冷水泡,但時間應(yīng)長一些,一般12~24小時,蒜皮柔軟即可。泡蒜每500公斤干蒜加入0.35公斤硝銨,可使蒜苗生長茁壯。蒜泡好后,放置于竹簾子上淋水,然后再用草苫蓋到蒜堆上,悶8~10小時。然后剜掉蒜頭上的老根及殘留的蒜薹梗,可促進蒜苗早發(fā)。
栽種。栽前每分地施用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2000公斤,肥土混勻、摟平,然后播種。蒜頭要擠嚴,每平方米用蒜頭15公斤,多者可栽到18~20公斤,做到上齊下不齊。栽后畦面覆5~6厘米細土,既有益于出苗,又可防止根把蒜頭頂起,方便采割蒜苗。
栽后管理。栽后到收頭刀,一般要澆三水。澆水本著前期水量大,后期水量小些的原則,頭水每平方米35公斤,苗高6~9厘米時澆二水,每平方米30公斤,收前3~5天澆第三遍水,每平方米20公斤。頭刀割后,覆好沙子,再澆一遍水。溫度方面栽后出苗前,控制溫變要適當(dāng)?shù)母咭恍,白?6℃~28℃,夜間18℃~20℃;出苗后,白天24℃~25℃,夜間16℃~18℃,這樣蒜苗長的快、長的齊。溫度一定不能過高,否則會造成株間發(fā)熱,引起腐爛。生長期間一般不需追肥,但因缺少氮肥而影響生長時,可畝施硝銨15~20公斤。為促進蒜苗快長,在苗高20厘米時,可用0.5%的硝銨水澆灌一次,每畝用量6公斤左右。
收割。溫度水分管理適當(dāng)時,20天即可收獲頭茬,收割時一般株高35~40厘米,每平方米可收15~20公斤。如不安排收第二刀,則第一刀要深割,以稍帶蒜瓣為度。準備收第二刀,則第一刀要輕些,不得傷及蒜瓣,并在第一刀收后,及時覆沙、澆水,加強管理。一般15天左右可割第二刀。
每公斤蒜頭可產(chǎn)蒜苗1.5公斤左右,收割后如不能及時售出,可將蒜苗捆好直立放置于溫室中,一般7天左右不會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