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蔬菜種植主要依靠大棚來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但是由于溫暖濕潤環(huán)境也利于細菌的生長,所以有時會造成大棚內的蔬菜產量不高等問題。如果才能有效的提高溫室大棚蔬菜種植的產量呢?在此我們專家有以下十點建議:
一、選用抗病品種:要保障大棚蔬菜的品質,首先應特別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
二、增施農肥和磷鉀肥:大棚蔬萊的底肥應以農肥為主,一般100米長棚每年施15一20立方米農肥,在生產期再根據需要施用氮、磷、鉀肥,要全層施;
三、使用自動地下暗滲灌水:在大棚內使用自動地下滲灌,地上沒有水分蒸發(fā),大大降低棚內濕度,就能很好地控制各種因高濕引發(fā)的各種病蟲害;
四、用增溫降濕和高溫排灌來控制病害的發(fā)生:近中午溫度超過30度后,打開通風口,迅速排出棚內濕氣,下午放大風排濕,使夜間干燥過夜,不利病菌繁殖,這是控制病害發(fā)生的有效措施;
五、采用嫁接苗增強抗病性:黃瓜、茄子采用嫁接栽培能提高抗病能力,特別對黃瓜的桔萎病和茄子的黃萎病,有著理想的防治效果;
六、高壟大行距栽培:黃瓜可用壟高0.3米、行距1米單行的株行距。而茄果類可用壟高0.9米、一米雙行的株行距,降低壟頂濕度,提高地溫,加大通風透光度,減少人為管理造成植株出現傷口,減少病菌侵入,能減輕病害發(fā)生;
七、適時適量葉面追肥:一般在果菜生產期,用15公斤水加入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各50克,攪拌均勻后6--7天噴一次葉面,能收到很好抗病效果;
八、高溫悶棚殺菌:高溫悶棚常用在黃瓜的霜霉病和黑星病上。在悶棚前要灌透水,悶棚溫度是45度。高溫悶棚后5—7天可再進行1次,以后每隔10—15天1次,也能很好控制病害的發(fā)生;
九、土壤消毒及棚室滅菌:在7-8月的高溫季節(jié),棚內無蔬菜時,用石灰、稻草拌棚土,殺滅土傳病菌。對附著在棚膜、棚架、墻和地面的病菌,可在定植前,每100米長棚,用硫磺粉2公斤,拌入一倍量的干鋸末,分4—5堆點燃,封閉棚24小時后,放風7天后定植或育苗;
十、藥物熏煙滅菌:當發(fā)現菜秧有病害發(fā)生時,可采用藥物熏殺法來防治。目前廣泛使用的有百菌清、速克靈、甲雙靈、克星丹、細菌靈、敵敵畏等煙劑。這些煙霧用氣味殺菌殺蟲,而在菜上無藥物殘留。
以上十點有助于蔬菜種植產量的提高,幫助菜農朋友獲得好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