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菜農(nóng)喜歡在中午進棚噴藥,問其原因,他們認為:中午溫度較高,噴藥后藥液干得快,能更好地滲透進葉片內(nèi),提高用藥效果。
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因為中午噴藥時,棚內(nèi)溫度較高,高溫容易促進藥劑的分解和藥物有效成分的揮發(fā)。另外,農(nóng)作物在炎熱的天氣下,生命力會變得旺盛,葉子上氣孔開放多而大,如若此時噴上藥劑后,藥劑容易侵入到作物體內(nèi),以致受藥害的幾率大大增加。此外,中午噴藥時,藥劑的化學活性也會變強,農(nóng)藥的毒性也變大了,極易發(fā)生施藥人員中毒事故。
那么,大棚建設什么時候噴藥既安全,又能達到好的防病效果呢?不同季節(jié),噴藥時間應有所區(qū)別。一般來說,在夏秋高溫季節(jié),農(nóng)藥施用的最佳時間應選在晴天上午9時左右和下午4時以后。上午9點左右,一般露水已干,溫度還不太高,同時又是病蟲活動最旺盛的時間,此時用藥效果好;下午4時以后,光線漸弱,溫度漸低,夜出性害蟲(粉虱、薊馬)開始活躍,在這個時候噴藥,同樣有較高的殺菌滅蟲效果。而在冬春低溫季節(jié),農(nóng)藥施用時間在下午2:30至3:30為宜。因為冬春季節(jié),棚內(nèi)溫度低,上午葉片露水退去后,光合作用逐漸進入高峰期,若在上午噴藥勢必會影響溫度的提高,降低光合效率,所以上午也不宜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