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中不同的西紅柿品種,管理上是有區(qū)別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各種不同品種的栽培密度不同
西紅柿有抗病毒與不抗病毒兩種,其中不抗病毒西紅柿品種在春季種植面積相對較大。采取適當密植、均勻栽培的方式,操作行適當窄一點,種植行稍寬一點,透光仍然很好,而且降低了棚內(nèi)溫、濕度變化,可以預防裂果、皴皮。
抗病毒品種是現(xiàn)在秋冬季節(jié)棚室栽培的主要品種。建議菜農(nóng)不管是抗病毒品種還是不抗病毒品種,定植都不宜太密,避免造成枝葉郁閉,影響通風透光。要根據(jù)品種的特性,合理安排種植密度,長勢旺的適當稀植,長勢弱的適當密植,既要保證通風透光良好,又可保證較大的有效光合面積,才能提高棚室蔬菜整體產(chǎn)量。
二、品種不同,蔬菜大棚施肥量與種類也有不同
品種不同,長勢強弱也會有所不同,對肥料的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很多抗病毒的品種植株長勢旺盛,但要求土壤肥力必須充足,否則植株長勢會明顯變?nèi)酰巫冃,嚴重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所以,可以適當多用些有機肥。西紅柿對鈣等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較大,尤其是一些抗病毒品種,對缺素比較敏感,一旦吸收不足,臍腐病、青皮果等生理性病害就會發(fā)生,而且非常嚴重。建議菜農(nóng)根據(jù)土壤肥力狀況合理配肥。
三、整枝打叉方法不同
一些西紅柿長勢強,容易徒長,影響開花坐果,因此,不少菜農(nóng)在西紅柿生長前期將植株歪倒,讓莖稈貼近地面生長,這樣可以有效控制植株旺長。一些抗病毒品種,則不必這么做。
另外,在疏除側(cè)枝、摘葉、整枝打叉等方面,也要根據(jù)品種的特性,既要看植株長勢,也要考慮到果實成熟度、防病等多個方面,合理操作,才有利于獲得高產(chǎn)。
四、不同品種的抗病性不同,所以在防病上也不同
溫室大棚抗病毒西紅柿品種在抵御其他病害上大不如普通品種,對灰葉斑病、細菌性髓部壞死、潰瘍病等抵抗力差,發(fā)病嚴重。所以,菜農(nóng)種植這些品種時要提前預防,減少病蟲害。